Skip to content

你的建议对方听不听,不在于对错而在于身份

作者: 尚硅谷教育 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rGuDClnF1e180lYKFUgvQ

去年入冬,公司门口,我看到抖得和鹌鹑一样的老板,捏了一把他的大腿:“老大,这么冷还没穿秋裤啊?”看到老板惊恐的眼神,我知道错了……身份不对,我不是他的老婆,也不是他的老妈,我只是他的老弟,这波操作越界了。

那一刻,老板的脑浆子都沸腾了:

“你是谁,你到底是谁?

是梁山好汉的黑旋风李逵,还是动画片里爱玩屎的阿拉蕾?

是给春晚装修的黄大锤,还是深夜在路边偷井盖的贼?”

身份不对,再好的话也不能讲。

给建议是需要身份的

人在职场,不要轻易给同事提建议。

你可能认为,我说的对啊。问题是:对方不一定会这样认为,同事会觉得你在针对他,会觉得你爱显摆,会觉得“怎么着,你比我强多少啊,你凭什么说我?”

尤其是说了之后,大家都认为你说得对,他也意识到你说得对。注意:他不会感激你,还会记恨你,因为你让他陷入尴尬的境地,因为他不如你。

你的建议该不该提,对方会不会听,不在于你说得对不对,而在于你的身份。

比如上级对下级、长辈对晚辈、老师对学生,不是你说得对就能说别人,身份不对,你说了之后,除了得罪人什么都得不到。对等关系别轻易给建议,比如同事、朋友、同学,除非对方主动向你求助,这时候你相当于获得了身份。

一个卖二手车的哥们,发了一条朋友圈:“人有两张身份证,一张是国家给的,一张是迈巴赫给的。”假如有两个人给你建议,一个开迈巴赫,一个骑小电驴,你更倾向于相信谁?

你给别人讲道理,就要混得比他好,让对方闭嘴的往往不是道理,而是身份。

我们更愿意相信已经拿到结果的人。

为什么直播带货这么火? 底层逻辑是我们的文化,从小教育人要听话照做,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,一听到权威的吆喝,马上跟风行动立刻下单。说穿了,还是身份作祟,因为权威在你的眼里,已经成了正义的使者邪恶的克星,放屁都是草莓味的……

好为人师是一种大病

泰勒斯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和科学家,有人问他:“这个世界上,最难的事情是什么?”,泰勒斯说:“认识自己。”

“那么,最容易的事情是什么?”

“给别人提建议。”

所有高人都有一个特点:

当他看到一个人某件事做错了,他心里知道但不会去说。

能真正说服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道理,而是一个个自己踩过的坑;能让一个人真正醒悟的,也不是别人的建议,而是社会给他的毒打。

人教人,教不会,事教人,一次会,人能学会的都是教训,而不是经验。所以,《中华圣贤经》里写道:“法不轻传,道不贱卖,师不顺路,医不叩门。”不要总想当耶稣去拯救世人。

即便别人找你诉苦,也别上头:“这个人只是来找我抱怨吗?不可能!他一定想从我身上学到一些什么。”然后,一个浪费自己时间破坏别人心情好为人师的大冤种华丽上线了……

学会控制自己的表达欲

当别人和你抱怨时,他可能不是要建议,只是想宣泄情绪,你倾听和附和就好。你的建议没准在他听来是一种否定,他的心理机制是“你不认可我”,费力不讨好。他需要的是你认可他非常惨,是你说坑他害他的人是王八蛋!

就像闺蜜和你骂她老板脑袋进水了,你该怎么做?和她一起骂,骂她的老板脑袋被驴踢了,被门挤了,被扇贝壳夹了……你提供情绪价值就行了,或者说先提供情绪价值,至于要不要分析原因找问题,讲讲大道理,后续看她的反应,这才是铁血真闺蜜。

结束语

宫崎骏说:“总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的心里,在你的脑海里,唯独不在你的身边,有一万个想见你的理由,却没有一个相见的身份。”

什么是身份?

就是你在表达之前,琢磨琢磨“我是谁”,寻思寻思“我是他的谁”。